17454
16753
12924
11459
11068
10622
10565
9935
9032
8996
8694
8692
8651
8470
8311
8143
8039
8026
7919
7881
7715
7633
7494
7471
7334
7253
6914
6902
6758
6642
學習印刷知識
學習印刷不僅需要學習行業(yè)內的專業(yè)知識,包括學習印刷的印前、印刷、后道各工序的知識點。
學習印刷行業(yè)知識,學習印刷工序知識,學習印刷色彩知識......以及把握客戶需求的更多知識。學習印刷碰到的常見問題并解決問題......
公司畫冊印刷書籍的起源
書籍的產生與文字的形成關系淵源。文字無疑是書籍形態(tài)形成的最直接、最基本的要素。
華夏仙人的結繩記事和楔刻記事體現(xiàn)了文字的萌起,結繩記事是最為原始、古老的記事方式之一,他們往往用不同顏色與不同質地的材料為繩,各取長短不一的繩子打結。單結是十,雙結是百,三結是千。人們凡遇大事以繩打大結,小事則打小結。在粗繩上拴長短不齊和顏色不齊的細繩,細繩上打著許多結,結離粗繩越近表示事情越重要,黑結表示死亡,白結表示和平,綠結表示谷物,紅結表示戰(zhàn)爭等。結繩除能夠記錄數(shù)量,還能夠表示事物的性質和關系,用不同的結式和結的多少、大小來記錄生活中所發(fā)生的事情并發(fā)展到用以治理家族部落。
后來又在甲骨、石塊、木片、陶器、銅器上刻化符號,逐漸孕育出象形表意的文字系統(tǒng)。以后逐步演變?yōu)榻鹞?、篆文、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字體、文字記錄下華夏民族的歷史。
陶器上的符號
文字是書籍產生的基本條件,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中國遠古時期在陶器上刻畫符號用以表明意圖、傳播思想。距今有五六干年歷史的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陶器紋飾上刻有規(guī)則的簡單符號,據(jù)學者推斷,這可能是中國最原始的文字此文字的刻畫行為也是書籍形成的原始動機。
甲骨文
公元前11至16世紀的商代,統(tǒng)治者將文字視為神的文字,通過寫在龜甲和獸骨上文字的變化來占卜未知事情。甲骨文字的排列頗具形式美感,據(jù)《尚書·多士篇》中記載:“惟爾知,惟殷先人有冊有典?!逼渲械摹皟浴弊?/span>
似乎就是甲骨刻上文字后串在一起的形狀:“冊”字,甲骨文寫作“”,金文寫作“慚”。“典”字,甲骨文寫作典”,金文寫作“攙”,像兩只手捧著簡冊,有非常尊崇的含義。由此可見,當時的裝幀形態(tài)主要是通過在甲骨上穿空,再用連接物把甲骨一片一片地編起來,即我們后來所說的“頁”。直到現(xiàn)在的動畫設計中還依然使用“幀”來表示關鍵性的停頓。中國最早書籍形態(tài)雛形的甲骨“書”,就是將刻有甲骨文字的龜板尾端右角刻上編號然后穿孔連接起來,成為一疊可以連續(xù)翻閱的信息載體
鐘鼎文
至西周時期,青銅器的發(fā)展達到鼎盛。一些關于戰(zhàn)爭、條例、典禮等大型活動被記載于青銅禮器的內壁或腹底,從而形成更完整的文字記錄,人們稱之為“銘文”或“鐘鼎文”。獸骨、龜甲上的甲骨文,以及青銅器上的鐘鼎文,都是最初的書籍形式。鐘鼎文的排列延續(xù)甲骨文的排列方式同時更加完善,直行從上往下,橫行從右往左,行間距大于字間距,整體篇章布局高貴典雅,呈現(xiàn)王室風采。整體外形以青銅器物外形為載體,故呈現(xiàn)出圓形、弧形等不同形式。
公司畫冊印刷書籍的起源
聯(lián)系我們
電話:
136-3297-5453
136-3297-9900
0755-28289502(多線)
郵箱:
Erison@book0755.com
Buke@book0755.com
添加微信
免費打樣/報價更優(yōu)
2025-04-10
2025-04-06
2025-04-05
2025-04-04
2025-04-03
2025-04-02
2025-03-20
2025-03-03
2023-06-03
2023-06-02
2023-05-28
2023-05-26
2023-03-31
2023-03-29
2023-03-27
2023-03-26
2023-03-24
2023-03-23
2023-05-17
2023-05-16
2023-03-30
2023-03-21
2023-03-19
2023-03-16